舞蹈团为庆生抓周助兴

2015年9月12日晚,斯里兰卡小孩过周日庆。舞台、大厅布置得五彩斑斓,偌大的厅堂摆满了桌椅,坐满了身着五颜六色的斯里兰卡及少数各国来宾,后来加了桌椅还是不够,仍有人只好站着,出席人数应该超过了预计的两百。为一个周岁小孩办这么大的庆生晚会,实属罕见,笔者这是头一回见到。   我们舞蹈团受邀演出,提供了四十多分钟的舞蹈节目。舞蹈团表演了四个舞蹈:《最炫民族风》、《小苹果》和两个印度风格的舞目。虽然大家到一起跳舞才半年多,而且基本都是没有基础,从零开始,能够掌握这么多舞步及各种风格的舞蹈,并且上台表演,实属不易。其实这还只是她们学习的舞蹈作品的一部分。从节奏、动作准确度、舞感等各方面看,是一次比一次好。可见各位是着实下了功夫。这正是“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此外,兴趣自然是最好的诠释,每到一起练舞,大家就有兴奋感,总是惦记着每周这个时候。   几个小孩的舞蹈也给晚会增添了一些童趣。尤其是几个小小孩仅是在假期才开始进行基本功训练,就学习了一个舞蹈,在台上表演竟然动作都能做下来,不出错,就凭这一点就值得表扬鼓励。中间汉庭也展示了他的抛球、玩棒、抛环及耍戴维棍等杂耍技巧。舞蹈过程中,舞台上时不时喷一些烟雾,弄得云雾缭绕,加上舞台绚丽的装饰,还蛮有点意境的哦。白兰表演了粗旷的《蒙古人》和细腻的《雀之灵》,这种风格的舞蹈对于这些来自这个南亚岛国的人们来说应该还是比较新鲜的。 中国有小孩周岁时举行抓周仪式的习俗,在孩子面前撒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物品,看小孩抓到什么,譬如抓到笔、本子之类将来可能会从事文职工作,抓到字典寓意孩子将来当文学家,抓到球拍将来可能会成运动员,等等。几乎相同,斯里兰卡的父母也办这种仪式,而且办得十分热闹、铺张。从阿杰的这次庆生活动看,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祖孙三代,七大姑八大姨,堂表兄弟姐妹,那么多人聚到舞台上,见证他抓周,台下几百号人一起助兴,还请来专门公司布置会场,拍照录像,安排音乐和主持,场面实在风光。从会场大门口开始,孩子由爸爸抱着,妈妈及亲友们簇拥着,“驾驶着”黑色大型玩具小轿车,穿过大厅,录像师全程记录,直到舞台上有序排开。只有一个问题笔者不得不打听,为什么孩子光着身子只戴个尿不湿,有个简易遮羞片折腾几下也弄掉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依我们的思维,按说这么盛大的仪式应该是穿戴庄重才比较顺理成章。问摄影师他没听懂。又问主持人也是摄影公司老板,他的解释让我有些意外,原以为可能是有啥习俗讲究,结果他说是因为热才没给娃穿衣。权且相信他的解释,因为他们毕竟是同国人。后来到台上点蛋糕时还是给娃穿上了黑色正装。我想抓周也应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它反映了周岁孩子家长们或者前辈们对孩子未来的关切和期望。当然网上也有说法认为是过去生活、医疗条件比较差,婴儿成活率不高,过了周岁就意味着可以长大成人,因此周岁就是一件值得大张旗鼓庆祝的事。于是习俗流传了下来。 舞蹈过后有我们在其他活动时见过的来自美国的小丑杂技表演家用他幽默的形体语言和滑稽动作逗孩子们玩,大人们也不断欢笑、鼓掌。过了规定程序,就餐之前,便有少年和青年人到舞台上自由展示比较疯狂的现代流行舞蹈。等到主持人宣布可以用餐时,大家鱼贯排队去取食品。我多少还是有些好奇心的,主要是想看看斯里兰卡人的餐饮习惯,他们在私人庆典,宾客众多时的餐点是怎样的。主食是两种炒面和两种炒饭,一种加咖喱,一种没有。另外两盆应该属于菜,吃完也没弄明白是什么,反正只感觉辣。再有一盆就是炖羊排骨,也是辣的,在场的湖南人吃起来是完全适应,没话说。我感觉在演出前的绿黄两种蛋糕还是比较好接受,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这类糕点没有什么区别,松松的,甜甜的。当然后来上的烙面饼味道也很中性。饭后甜点应该是锅勺里烙出的好像是用米做原料的碗形薄面饼,里面碗底有一层椰子味的白糊糊。 为了向活动的主题或者说主人翁的文化靠拢,白兰专门根据典型印度音乐编了印度舞,舞女们仅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学会了。表演时竟都能顺利跳下来,那时观众掌声更为热烈,毕竟那是他们熟悉的旋律和节奏,这里给舞女们点个赞。与完全陌生的文化交往,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交流实践。每次认识一些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接触他们的音乐、习俗、饮食、服饰及行为习惯,同时他们也了解一点中国人的音乐、舞蹈。促进相互了解。这次留下的最强烈的印象应该是他们的服饰,尤其是女性服饰的色彩图案,色彩斑斓的长外衣套上薄如蝉翼的纱丽,其五颜六色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